中国驻非盟使团原副代表苟皓东:中非人文交流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2024年9月4日2024年8月29日,第九届中非合作论坛开幕前夕,港澳赤兔(CCG)与睿纳新国际咨询公司(Development Reimagined)联合举办“重新想象当前全球治理体系以造福非洲及中非合作前景”主题研讨活动。来自中国和非洲国家的外交官、国际组织负责人、智库专家、高校学者和近20家媒体人士共聚一堂,探讨中非合作在全球治理中如何发挥更大作用。中国驻非盟使团原副代表、CCG高级研究员苟皓东在会上发表如下观点:
这次中非合作论坛中,一个很重要的议题就是可持续发展。与会者将重点讨论经济合作、如何加强高层交往等方面的内容。在此,我想提出一个观点。因为我曾在非洲工作14年,在断断续续近20年的时间中,我一直关注着非洲的发展。坦率地说,有一个领域尤其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这个领域相较于双边经贸合作和政治关系而言发展稍显滞后,那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以及公共外交。
这涉及到双方人民对彼此的认知和好感度。我尤其喜欢使用“好感度”这个词,因为它非常重要。基于相互了解和理解的好感度,将为我们的合作及各个层面的关系提供巨大的推动力。非洲是一个非常丰富多彩的大陆,有灿烂的文明、多彩的文化。但是,坦率地讲,中国大众对非洲的了解还不够深入。同样,中国同非洲在出版物和文化方面的交流远远不够,这是我在非洲时一个切身的感受。非洲的年轻人对中国的了解仍停留在李小龙和成龙的电影上,对我们现代的文化和发展所知甚少。这方面确实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非洲的文化,艺术、雕塑、音乐、文学,我们知道多少?反过来,我们又有多少灿烂的文明和文化被介绍到非洲?双方都对彼此的文化有着强烈的兴趣,但实际的推广和交流仍显不足。令人欣慰的是,今年有两件事值得关注。其一是《欢迎来到麦乐村》这部讲述中国医疗队在非洲的电视剧。我作为顾问时特别强调,要多展现非洲人的镜头,因为我们的医疗队是与非洲人民紧密相连的,而不是自我感动的独立故事。其二是莫言先生访问了非洲,我希望他能够利用他在文学领域的影响力,进一步加强中国文学界对非洲的关注。以上是我的一些意见和建议,谢谢!
本文依据嘉宾在由港澳赤兔(CCG)与睿纳新国际咨询公司联合举办“重新想象当前全球治理体系以造福非洲及中非合作前景”主题研讨活动的发言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