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创新与产业链韧性报告2023

点击封面查看大图


港澳赤兔

PDF 下载

 

《人才、创新与产业链韧性报告(2023)》报告选取了人才资本、创新资源、产业总体情况、制造业表现和企业活力等 5个一级指标和22个二级指标,构建国家产业链韧性指数。基于国家产业链韧性指数,报告分析了中国、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新加坡、印度等38个国家的产业链韧性的国际定位,以及人才资本、创新资源、产业总体情况、制造业表现、企业活力五个方面对产业链韧性贡献的国际比较。报告重点对中国在5项指标上的表现进行了分析,并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和半导体产业链为案例,分析人才与创新对相关产业链韧性的影响。报告旨在通过数据分析,深入探索人才与创新对增强产业链韧性的作用,为共同构筑安全稳定、畅通高效、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全球产业链体系提供参考。

报告显示:世界主要国家产业韧性存在鸿沟,亚洲国家产业发展具有较强韧性;中国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科技创新驱动制造业快速发展,在制造业表现、产业总体情况、企业活力等方面优势明显,在人才资本方面暂处弱势,创新投入仍需持续加强,中国产业链韧性仍面临挑战,报告提出五方面建议以期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以下为《人才、创新与产业链韧性报告(2023)要点:

世界主要国家产业韧性实力悬殊,亚洲国家产业发展也具有较强韧性

报告显示,世界主要国家产业链韧性根据得分可分为若干梯队。第一梯队是排名前十的国家。美国大幅度领先,与第二名中国拉开差距,美国得分为中国1.2倍。德国、日本、新加坡分列第三至第五,得分在0.35-0.38之间;三国表现旗鼓相当,但与美国的差距更明显,得分仅为美国的一半出头。第六至第十名的韩国、英国、瑞典、以色列、法国的指数分值在0.3-0.35之间。前十名中,欧美国家5个,亚洲国家5个,数量上平分秋色。可以看到,亚洲国家的产业发展也具有较强韧性。

排名第11~17的加拿大、比利时、丹麦、瑞士、爱尔兰、芬兰、奥地利等7个欧美国家处于同一档次,属第二梯队,分值在0.25-0.3之间。排名第18~24的澳大利亚、西班牙、挪威、捷克、印度、墨西哥、葡萄牙等7国处于第三梯队,分值在0.23-0.24之间。排名第25~30的马来西亚、波兰、俄罗斯、意大利、沙特阿拉伯、荷兰等6国处于第四梯队,分值在0.2-0.22之间。排名第31~38的土耳其、巴西、新西兰、希腊、南非、印度尼西亚、阿根廷、智利为后8名,竞争力指数在0.13-0.2之间。后三个梯队各国的产业链韧性指数得分相差不大。但是,排名首位的美国的产业链韧性指数是排在末位的智利的5.4倍。

港澳赤兔

图1  38国人才资本和创新资源指标的国际排序

中国在制造业表现、产业总体情况、企业活力表现方面优势明显,但人才资本方面暂处弱势,创新投入仍需持续加强,中国产业链韧性仍面临挑战

从国家产业链韧性指数总体排序看,中国排名第二,在美国之后,与中国的经济体量在世界上的位置相当。从各个指标得分来看,以单项满分为1计算,中国在企业活力表现方面得分最高,得分为0.76;其次为制造业表现,得分为0.75,然后是产业总体情况(0.60)、创新资源(0.57)、人才资本(0.45)。从各个一级指标的排序来看,制造业表现指标排第一,产业总体情况、企业活力以及创新资源均排第二,人力资本排第七。

港澳赤兔

图2 中国产业链韧性指数各一级指数分值

在制造业表现方面,中国排名第一。其中“制造业增加值”指标优势明显,排名第一,“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制造业增加价值的比重”和“中高端制造业出口占制造业总出口的比重”两项指标排名分别为第22名、第15名,表明中国制造业发展在产业链中下游的优势明显,在产业链上游仍有发展空间。目前,我国制造业门类、品种齐全,应当在保持既有全产业链优势的情况下,努力发展高端制造业,推动中国制造业加速向高端迈进。

在产业总体情况方面,中国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其中,“国内生产总值”、“货物与服务总出口值”两项二级指标的排名分别为第二和第一,体现了中国全产业链的优势。“外国直接投资流量”、“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两项指标排名分别为第一、第二,表明2020年疫情对全球产生严重冲击之际,相对稳定的国内环境保障了中国在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方面的优势。“2020年外国直接投资流量增长率”、“2020年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增长率”两项指标数值均为正数,表明中国在2020年保持外国直接投资流量和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的正增长,两项指标排名分别为第九和第七,体现了中国产业发展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在企业活力方面,中国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其中“独角兽企业”指标表现突出,排名第二,且中国该项得分为排名第三至第38的所有国家得分总和的2倍;“每年新注册公司数量”指标排名第五,反映了中国较强的市场活力;“营商环境得分”指标排名为19名,中国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在创新资源方面,中国名列第二,仅次于美国。其中“专利授权总数”、“科技期刊论文数”等两项二级指标均排名第一,表明中国在科技产出方面具有数量优势。另外,“每百万居民中研发人员全时当量”、“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占本国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两项指标排名较低,分别为第29名、第14名,创新投入仍需持续加强。

在人才资本方面,中国位居第七,处于暂时弱势。一方面,这与中国公共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有关,中国“公共教育经费支出占本国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这一指标的排名为第33。另一方面,这也和中国劳动力人口基数较大相关。具体而言,中国在“劳动生产率”、“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两项分别涉及人均比重的指标上排名分别为第36名、第28名,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中国产业链韧性在全球排名领先,主要原因在于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市场与最全的产业链门类和产能,以及近些年大力支持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补全短板产业链、升级传统产业链、建立新兴产业链,增强了产业发展的稳定性和竞争力。例如,在传统产业链升级方面,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整合落后产能,推动传统产业改造,促进其高端化、智能化、数字化和绿色化发展,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生产效率。在新兴产业链建立方面,结合资源禀赋和市场优势,优化了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布局,推动了相关领域的稳定发展。在强大的存量支持下,中国产业链基础牢固,面对整体的国际环境变化表现出了较强的韧性。

相关建议:从五方面入手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一、坚持开放合作,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韧性。通过提升开放合作以提升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应对风险的能力,近年来一直是我国经济交往和对外合作的主要路径与目的,也是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可行方案。当前,全球供应链出现了“碎片化”的趋势,对全球产业链和生产分工体系构成了挑战。对此,中国需要倡议更加开放、更加平等的国际合作,确保各经济体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享有平等的机会。一方面,充分利用或创建合作平台与机制深化国际合作,促进知识、技术、人才等各方面的资源共享,消弭信息和技术鸿沟,降低共享成本,提高合作效率;另一方面,打造共识并将共识具体化到行动与规则之上,降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的不确定。

二、搭建产业链韧性交流平台,形成常态化沟通机制。建立常态化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交流对话合作机制,促进不同环节的产业链参与者之间的信息共享,推动资源和经验共享,加强技术创新和风险管理,增强互信。具体而言,1.提供信息共享和合作的平台,共享实践经验,赋能各国共同应对挑战;2.为技术创新和协同研发提供机会,使不同国家和企业可以汇集和整合创新资源;3.建立应对共同危机和风险管理的平台,帮助各国共同制定应对突发事件的策略;4.推动全球产业链可持续发展,共同探讨环保减排等事关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和商业模式;5.建立信任和互信,促进各方更好地理解彼此的立场和利益。

三、推动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和产业链融合发展。“四链融合”并不单指某一单一产业或者行业实现融合,而是在统一的国内大市场上的融合,意在构建一个完善的、要素充分流动的生态体系,以包容的方式维护战略产业的安全和韧性。首先,优化财政、金融、税收、知识产权保护等创新支持政策,引导企业与社会资本积极投入研发和创新活动,提高研发投入强度。其次,加强人才培育与流动。提升教育水平,加强STEM领域的教育,加强人才培养力度;开展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提升人才的技术水平;鼓励人才集聚,畅通人才跨区域、跨领域、跨部门流动的通道。第三,推动科学技术与产业的双向互动,强化产业实践积累与创造。第四,破除体制障碍,更好发挥政府在“三位一体”协同发展中的统筹作用。第五,突破“四链”融合过程中的机制障碍,创新协作机制、激励模式和考核评价体系,增强链条主体参与融合的获得感。

四、加强数字化转型,提升产业链的可预见性与适应性。数字化转型在现代产业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不仅能够提高效率和生产力,还能提高创新、生产、供应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增强产业链的可预见性,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突发事件,从而提升产业链的稳定性和韧性。具体而言,1. 加强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确保高速互联网连接和数据存储能力,支持数字化转型。2. 产业部门建立数据收集、分析和应用的能力,以数据分析助力决策科学化。3. 推广物联网等技术应用,加强设备和系统的实时监控和供应链管理的数字化,实现供应链的实时可视化,提高供应链的灵活性。4. 增强网络安全,减少潜在的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风险。5. 加强人才的数字化培训和技能提升,确保其适应数字化转型环境。

五、以有效的宏观政策改善市场环境,强化我国在关键产业上的薄弱环节。近年来,为了保护战略产业的发展,我国先后通过设定战略规划,引导国企行动,辅以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支持的方式引导相关产业发展。未来,在解决“卡脖子”的战略环节问题上,除了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加以引导外,需要更多从立法方面出发给予引导。一方面,加强对战略产业实施有效的法治化保护;另一方面,通过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优化民营和外资经济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使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以打通战略产业的研发、商业化、生产和流通相关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