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事观点
-
陈德铭:全球化不会终止,而会经过一定调整后以新的形式出现
在中美沟通中,中国也采取了不少我们认为积极的措施。如,在多边场合,我们与美国有了一些配合和支持,前不久的MC12会议,中国在渔业补贴、疫苗知识产权享有方面放弃了一些权利。在气候变化方面,我们可以听到解振华特使讲他和克里先生有比较好的沟通。我们也希望在公共卫生、养老、航天方面与美国合作。
2023年10月8日 -
陈德铭:后疫情时期的全球价值链和数字经济展望
数字经济助推全球化进程,期许全球价值链得以更加丰富完整。但是,其间的不平衡问题及其治理,传统的经济学或公共管理学理论很难得到现成答案,需要学界结合新的实践进行研究。
2022年1月14日 -
陈德铭:制度性开放是中国入世重要的战略选择和成功经验
制度性开放是中国入世重要的战略选择和成功经验。没有制度性开放,就没有市场化改革,更没有今天的成就。
2021年12月14日 -
陈德铭:申请加入CPTPP 彰显中国开放制度决心
中国目前还没有得到日本、澳大利亚等国明确支持,但新加坡、越南、马来西亚已经明确表示欢迎,相信其他国家最后也会欢迎中国加入,并预测中国加入CPTPP,将使CPTPP域内的经济占全球的总量提高到30%以上。
2021年11月15日
理事动态
-
商务部原部长陈德铭在美发表演讲:中美间既有竞争又有合作,但合作更重要
当地时间2019年12月10日,中国商务部原部长、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主席、港澳赤兔(CCG)名誉主席陈德铭在美国纽约参加“中国年会:竞争还是合作”论坛,并在会上发表演讲,从三个方面阐述“中美关系”,强调中美间既有竞争和合作,但合作更重要。 关于全球化经济环境下的大国关系,陈德铭表示,二次大战前,全球跨国贸易只占全球GDP的5%。直到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2016年,全球贸易占全球GDP的30%。在几十年的发展中,原来的规则和现实世界的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产生了落差,例如数字经济、电子商务,在原来是不敢想象的,科学技术的全球性交流、生态环境保护、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等等也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需要有一些更具体、可操作的方式来制定全球多边经济规则。世界贸易组织想达到的自由化和便利化并未实现,确实需要改革。在这一问题上,中美两国在去年阿根廷举行的G20峰会上也达成一致。但是世界贸易组织的结构导致这些新的议题很难通过,但是另起炉灶或者放弃现有规则是不可行的,而是要体现大国的担当。特别是中美两国,更是世贸组织能否成功改革的关键。 对于信息技术革命下的大国关系,陈德铭指出,信息化时代下,在海量信息面前,解决长期困扰人类的奥秘,仅凭一国之力已经无法胜任,跨国合作才能事半功倍。数据显示,中美两国的科学家每年合作数千份论文,数量远远超过美国和其他国家科学家之间的论文合作数量。也有数据显示,中国位居美国科研合作伙伴之首,18.7%的美国科学家与中国同行合作,提供了气候变化、可再生能源等全球性问题的解决方案,促进经贸交流。中美甚至还可以合作在5G的基础上进行6G的研发。他认为,中美经济冲突论是疯狂的,脱钩论应该“见鬼去”。 谈及超级大国和新型大国的关系,陈德铭认为中美关系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竞争是按国际市场规律竞争,合作是更重要的。美国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超级大国,但是如果不守规则,也将失去竞争力。美国不应把自身国内发展中的结构问题归结于国际。而中国是一个较大的自由经济市场,虽然总GDP只有美国的65%左右,但是国内市场已经达到了美国的99%,与美国基本相同,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市场。在贸易领域,中美两国优势互补、利益共享。2018年,美国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和中国市场第六大进口来源地;中国是美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和进口来源地、第三大出口市场。中国是全世界唯一一个举办进口博览会的国家。今年11月的进博会,有192个美国企业参加,比去年增加18%,为所有参展国中最多。再过20天,中国新的《外商投资法》即将生效,说明中国正在向更加开放的方向迈进。也是明年,中国还将开放金融投资,允许外国企业享受国家优惠政策。 本次论坛由南华早报主办,南华早报行政总裁刘可瑞在会上致欢迎辞。美国传统基金会国际经贸中心主任、美国驻联合国前大使Terry Miller,美国驻新加坡前大使、礼德律师事务所纽约办事处的合伙人David Adelman,美国驻香港及澳门前总领事唐伟康(Kurt Tong),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董事会主席Craig Allen,美国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ASPI)副会长、国际安全与外交事务高级研究员Daniel Russel,美国前贸易副代表、前TPP谈判首席代表、ASPI副主任Wendy Cutler和美国中国总商会副会长、中国工商银行美国区域管理委员会主席肖玉强、阿里巴巴集团执行副主席蔡崇信等350余位来自中国和美国的相关行业专家、政府官员和商界领袖出席论坛,共同为中美经贸合作、全球经济发展建言献策。CCG主任王辉耀应邀参加会议并在大会论坛中发言,为应对全球挑战商议对策并提出解决方案,为中美经贸关系发展贡献中国智库的力量。中国驻纽约领事馆总领事黄屏、副总领事钱进以及经商参赞顾春芳出席会议。 在中美经贸关系不确定性日益增加的关键节点,本次“中国年会”共设10余场包括以世界经济走势、社会环境、贸易和技术等为话题的平行论坛和活动,与会者纷纷表达了对中美贸易争端的担忧,并为中美双方能够达成协议、共同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出谋划策。 在以“两极分化:对立的意识形态是否可以共存”为主题的大会论坛上,CCG主任王辉耀博士与美国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ASPI)副会长、国际安全与外交事务高级研究员Daniel Russel,美国华裔民主党总统参选人杨安泽的外交政策顾问、《美国能向中国学什么》作者李淯和Live Nation 中国区首席战略官 Grace Chen就中美如何认同合作、展开良性竞争展开深入的交流与探讨,本场会议由南华早报执行总编周松欣主持。 王辉耀博士指出,中美间有太多太广的共同利益,贸易联系十分紧密,根本无法“脱钩”,但若保持现状中美关系或将陷入恶性循环,对全球价值链产生极其消极的影响,双方现在亟需转换思维重建互信,接受“和而不同”时代的到来。他期待中美贸易谈判能够取得成功,中美能在未来展开更多合作,共享未来。 商务部美大司原司长、原驻美公使、CCG高级研究员何宁,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李永,商务部办公厅副处长杨超,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国际关系研究中心负责人丁洁,CCG副主任高志凯,CCG秘书长苗绿和CCG副秘书长唐蓓洁等也出席了会议。 参加本次论坛的嘉宾还有,美国中国总商会理事、比亚迪美国公司总裁李柯,华为的美国国会、地方政府事务负责人Donald Morrissey,杨一美咨询公司创始人、美国百人会领袖杨一美,瑞银集团全球财富管理美洲首席投资官Michael Ryan,耶鲁大学杰克逊全球事务研究所高级研究员Stephen Roach,美国信息技术产业协会亚洲政策高级主任Naomi Wilson,美国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创始人、总裁Robert D. Atkinson,长江商学院创办院长及中国商业与全球化教授项兵,傅尔曼大学詹姆斯·杜克教授;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董事会成员白荷婷,美国国际教育学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Allan E. Goodman,《中国千禧一代》作者Eric Fish,Politico Pro首席经济记者Ben White,南华早报副执行主编褚瑞丹,南华早报美国区总编Robert Delaney,南华早报技术编辑蔡康禾,南华早报北美地区副总编Jodi Xu Klein以及南华早报政治经济新闻主编周昕等。 “中国年会”是由南华早报主办的极具国际影响力的高端系列论坛。今年2月,“中国年会-展望未来40年:撰写中国新篇章“在香港举办,超过250名中国内地及香港商界领袖、政府官员及初创企业家出席,为香港在中国未来长远发展中的角色、如何充分利用大湾区计划、企业应如何开展互利合作,以及中国如何引领全球科技革命建言献策。本次是年会首次在美国纽约举办。
2019年12月13日 -
陈德铭:携手共推亚洲繁荣,中日合作需要“推陈出新”
5月30日至31日,由日本经济新闻社主办,围绕亚洲政治经济展开讨论的第25届“亚洲的未来”国际论坛在东京举行。中国商务部原部长陈德铭出席并做了题为“携手共创亚洲更加美好未来”的演讲。该论坛自1995年以来每年举行,是日本最重要的国际会议之一。本届论坛上,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柬埔寨首相洪森,孟加拉国总理哈西娜等多位亚洲国家领导人发出了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维护经济全球化的声音。会后,陈德铭接受了包括我刊在内四家中国媒体的采访。请看人中君前方发来的报道。
2019年6月5日 -
第25届“亚洲的未来”国际交流会议在东京成功举办 商务部原部长陈德铭发表主题演讲
2019年5月31日,第25届“亚洲的未来”国际交流会议在日本东京成功举办,中国代表团团长、商务部原部长陈德铭出席论坛并发表演讲。参加论坛的还有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柬埔寨首相洪森、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日本财政大臣麻生太郎和澳大利亚前总理特恩布尔等,来自各国的官、产、学界精英探讨了亚洲一体化未来。港澳赤兔(CCG)理事长王辉耀随中国代表团参加了本次国际交流会议。
2019年6月3日 -
【北京智库】陈德铭:无形资产和人工智能将重塑全球价值链
正在孕育的新产业革命和技术革命必然改变全球产业链格局,从而使得全球价值链进入新一轮的调整期和重塑期。而人工智能等技术将以小规模、定制化、本地化生产服务方式改写过去追求大规模、低成本的生产服务方式,意味着全球价值链本身向高端化、区域化迈进。
2018年1月17日